全省人大、政协“两会”的召开,不仅传出了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,大力改善民生的时代强音,还传出了关注食品安全,让百姓吃得放心的民生佳音。
巴音朝鲁省长在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,提出了2013年全省继续办好的12项民生实事,第七项就是启动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。“创建食品安全10个示范县、3个示范园区,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,统一规范利用检测资源,推广安装2万台餐厨废弃油水分离器。”这是吉林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承诺,非常温暖人心。
我们发现,启动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,有与以往不同的要求。这就是强调了“放心”两个字,同时强调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。这意味着吉林省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,出台了更加强有力的新政,并以此做保障,彻底解决好吃得“放心”的问题。
就如何保证吃得放心,1月30日中国吉林网、吉林新闻综合广播与吉林广播网联合推出的2013全省“两会”特别直播节目《务实重行?2013》,作了访谈直播,与全省人大、政协“两会”关注食品安全这个焦点话题,形成了有效的互动,大大吸引了广大网友和公众的眼球。
《务实重行?2013》在直播时,还引用了一位省人大代表在全省人大、政协“两会”上说起的顺口溜:“吃动物怕激素,吃植物怕毒素,喝饮料怕色素,能吃什么心中没数……”一下子叨住了过去食品安全问题的要害所在。
在过去的一年里,一些省出现的毒胶囊、地沟油、速生鸡、问题牛奶、乱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事件,媒体没少曝光,老百姓自然是心里没底,谈吃色变的问题也绝非危言耸听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关心,也是最担心的民生话题。
全省人大、政协“两会”如此关注食品安全,特别是关注从土地到餐桌,如何保障人民消费上最安全的食品,彰显出吉林省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、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行动,是坚定不移、一丝不苟的。
尽管全省过去几年切实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,包括对食品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等环节的检测监督,包括依法打击不法食品经营者和商贩,等等,食品安全有所保证,但依然没有放松管理。这为今年实现食品安全“放心”目标,可谓奠定了牢固的基础。
不过,我们还不能松口气。最为要紧的动作有三:一是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人大、政协“两会”精神,将继续办好的民生实事落实下去,尤其是要落实吃得放心的这件头等大事,严防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真正实现食品安全“零容忍”。二是各级政府应狠抓食品安全的源头管控工作,所有涉及食品安全的源头环节,必须详细排查,一一过滤,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、漏点、弱点。从原材料的生产,到加工,到储存、销售,再到百姓餐桌,甚至到处理即将过期或已经过期食品,都需要责任跟进。这是关注食品安全,需从源头抓起的首道关口,把握不住势必会惹出大麻烦。因此,充分发挥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,搞好预防,就显得异常必要和重要。当然,这还远远不够。仅靠食品监管部门的努力,显然是势单力薄。重要的是靠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,运用制度规范和制约食品源头的管控,倒逼问题食品退出餐桌,进而产生威慑力,让那些热衷于兜售问题食品的人退避三舍。如果这一点不落实,本身就容易留下隐患,当记之。
三是重视构筑好城乡村组、社区第一道防线,做到主动拦截问题食品“入内”。比如:依靠村组、社区经常加强检查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食品的每一个环节,发现问题及时上传处理,不给问题食品留下立锥之地。
与此同时,还要抓好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,不断提高食品经营者和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,自觉抵制问题食品。这都是从源头抓起的重要内容,不可忽视。